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前期准备与期待后,2020年1月,我们一行5位同学在魏景赋老师的带领下,对柬埔寨、泰国、老挝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术考察。作为考察团成员之一,日行数万步,所见所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柬埔寨初印象
一到金边机场,映入眼帘的就是标有中文的巨幅广告,街上店铺的招牌基本上也都标有中文,心中感慨着祖国的强大。金边初印象便是随处可见的中国餐厅和满街遍地的摩托车。马路交通信号灯好像也没有多大的管制作用,参与交通的各方也是鱼龙混杂,倒是形成了一中奇怪的平衡,汽车、摩托车和TUTU车,谁也不嫌谁走的不对,大家不约而同地保持着低速行进,没有人按喇叭也没有人破口大骂。在路边小摊上也会经常看到一些大小不一的透明塑料瓶,里面装着橙黄色透明液体,起初以为是蜂蜜,后来才知道是专用于摩托车的汽油。据说柬埔寨自己不产汽油,全靠进口,正规加油站的油自然安全可靠,但油费中包含税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路边的加油饮料桶虽然存在被加水的风险,但是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当然走在金边的街上也不乏莱克萨斯、路虎等豪车的身影,但大多停在赌场门前。
紧邻佛学院两旁的赌场建筑仅次于王宫,金碧辉煌的大厅,穿着绅士的保安,与旁边的路边摊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湄公河边成群的鸽子从头顶飞过、小孩子赤着脚在玩耍、卖菜的老阿姨等待着顾客的光临。沿途被几个学生采访,自信大方的表达、热情友好的介绍、成熟稳重的行事作风让我误以为他们已经进入大学,后来得知他们是高三毕业,柬埔寨的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可惜大多数柬埔寨当地人因为教育水平的原因不懂中文,只有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会点简单的中文,日常交流没有问题。后来得知这些语言能力一般不是在柬文学校完成的,而是他们自己报名的语言学校。
印象最深刻的是访问了柬埔寨最大规模的华文学校——端华学校。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学生开学报名,校园里非常热闹,老校长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为我们介绍这座学校。杨校长讲到,在柬埔寨有50多所华文学校,而他们的学校接收了近1/3的学生,为了迎合柬文学校时间,他们的教学模式设为半日制,让学生可以在柬文学校放学后来华校学习汉语。同时开办了会计、管理等几类专业,以此保证自己的生源。但由于收到的资金援助有限,中国汉办每年仅提供10万元的支持,学校基础设施与教师资源受限,学校情况较为窘迫。
而同样宣传中国文化的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则相对体面。这里有来自中国20多个省的老师志愿者,中文教师70多人,中文系学生14000人,主要开设了商务类汉语和师范类汉语。据称,在这里学习汉语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可以进入当地中资企业工作,以获得更高工资收入,而中资企业的高薪者可达2000美金。
除却了解柬埔寨华文教育外,我们又参观了柬埔寨的一家纺织厂。刚踏入工厂的一幕令人震撼,工人们在燥热又充满着杂音的房间里忙碌着。与负责人的聊天中得知,这家工厂原材料主要还是来自中国,使用柬埔寨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来获取加工红利。工人也大多是柬埔寨人,一句"中国人哪里雇得起"道破了柬埔寨劳动力的薪酬水平之低,一天底薪仅为7美元,按照计时计件的工资制度规则,超过的时间再计加班费,每月工资也就200美元出头。
此外,我们还来到了S-21集中营(吐斯廉屠杀博物馆),沉重的心情带我了解了红色高棉的历史。走在吐斯廉博物馆里,每个参观者都眉头深锁着,整个博物馆没有人发出声音,大家都陷入了历史的漩涡,把自己代入了那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年代。再多的照片或再生动的文字也没有办法描绘出那种充满血腥和绝望的气氛。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可以如此漠视人命的价值和践踏人性的尊严?不禁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无尽的好奇。
于是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吴哥寻找答案。在暹粒的美好体验,让我总算摆脱了在金边时对柬埔寨相当负面的第一印象。与金边相比,我更喜欢暹粒宽阔的大马路和傍晚的夕阳。傍晚时分,四面通风的突突车行走在吴哥宽阔的大马路上、在pub street买一杯一美元的鲜榨果汁,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潮涌动何尝不是一种惬意。吴哥寺庙是如此华美,融合了很多印度教和佛教的元素在里头,太多历史文化和能工巧匠的付出融入到了这个圣地,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能力。但反观当地人的生活却又是如此艰难,甚至可说仍在温饱线上挣扎,难道这就是精神世界和现实物质生活的对比?路边卖画作的摊位,店主一边守摊一边作画似乎给出了答案。或许在令人绝望的现实困境中,人们才更需要有精神的支撑吧,信仰的力量可能就体现在这样的时刻。但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柬埔寨坐拥伟大壮观的吴哥窟遗址,却没有保护和维修的能力。诸多寺庙都是分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进行维护工作,每个国家的维修风格都有各自国家的特色。
二、泰美丽之旅
首先不得不对泰国人民感到抱歉。因为起初对泰国人的印象其实是以貌取人的,黝黑的皮肤、淳朴的形象,“顺理成章”地给我以落后的印象。亲身游历过这个国度以后,一切肤浅认知都颠覆于此。一入曼谷,便感觉到城市化的味道(可能是刚从柬埔寨过来的缘故),高楼大厦、轻轨地铁、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更值得一提的是,厕所的卫生情况基本每一间都很干净,这是令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正如人们所称的“千佛之国”、“黄袍佛国”那样,泰国是个有着浓重佛教色彩的旅游之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善好客的人文气息、丰富浓厚的历史氛围营造了泰国良好的旅游氛围。卧佛寺、郑王庙充满本土历史文化色彩、芭提雅海滩五光十色.......在“微笑国度”泰国,无论在餐厅就餐还是酒店住宿,对方经常会双手合十报以微笑。泰国的很多服务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交谈,除英语外,很多人还能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而且泰国的集市和购物点商品普遍价格比较低廉;作为首都,泰国的交通设施比较系统,两条BTS和MRT加上轮渡基本可以到达各个热门景点;此外,曼谷、芭提雅等地都有如希尔顿一样的现代化高级酒店,还有许多特色浓郁、价格低廉、设备大致齐全的家庭式旅馆;泰国的饮食业也比较发达,餐馆众多、特色鲜明、价格便宜。在许多夜市上,露天餐厅、啤酒座随意轻松,人气旺盛。游客体验感受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泰国的旅游业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特色,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环境氛围以此突出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
此外,我们一行人还参观考察了泰中罗勇工业园区,冀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崔密增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园区是发展历程、发展规划、地理位置等基本情况,并解释了中泰双方政府给予的政策鼓励。中国商品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转移,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个重要的渠道就国外建立园区。泰国处于东盟区域中心位置,辐射力强,基础设施正在扩大,吸引外资的又多,罗勇工业园区就是把双方优势利用起来,实现了精准对接。崔经理表示,泰国的劳动力也基本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企业需求,园区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工业、生活配套设施免除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后顾之忧,而且泰国健全透明的法制环境也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当我们问起是否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问题,经理表示完全不会担心有这样的顾虑。可见,在“一带一路”政策下银行也积极承担着重要角色。
三、老挝终体验
在万象走过,透过车窗,仍旧感到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甚至刷新了我对首都的认识。隔着湄公河,万象与泰国相望,是世界上极少数紧邻他国边境的首都。据说每到枯水季节,湄公河的大半个河床便会显露出来。如果从未抵达万象,我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的首都可以闲适成这样。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地铁轻轨、没有被肯德基麦当劳占据、也没有灯红酒绿与熙熙攘攘的游客......与国内大部分城市大兴土木、高楼成群相比,这里更多的是低矮的平房。老挝也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构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应该和国内差别不大。途径市中心,离总理府不远处有一个“凯旋门”,沉默地昭示着老挝微不足道的光辉过往。凯旋门远看像法国巴黎凯旋门,但在它的拱门基座上是典型的的老挝寺庙雕刻和装饰,充满佛教色彩的精美雕琢展示着老挝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凯旋门周围由中国政府援建,已建成音乐喷泉公园。老挝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所以满街都是金色的寺庙佛塔,万象另一个地标性建筑便是塔銮寺。无论从地理位置、社会地位还是艺术建筑,它都是老挝人民引以为豪的名胜古迹。
老挝是内陆国家,并不临海。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老挝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旅行目的地。也没有多少非去不可的景点,在这里主要是享受当地休闲而又慢节奏的生活。在街边闲逛或坐在街边的酒吧吹吹风、喝喝著名的beerlao、看看湄公河的景色,体验一番老挝特色。一块钱人民币相当于一千两百五十老挝币,所以这里流通的货币面值相当惊人,通常动则上万。看得出来,老挝是个极度贫穷和落后的国家,一路上见到的景象可以说用“萧条”二字形容,路面坑坑洼洼、废弃的厂房、很多营业的店铺几乎无人问津,真正是百废待兴。我想这可能与它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上层官员的腐败以及普遍民众的无知有关吧。
之后我们一行人赴老挝国立大学进行访学交流。Sithixay Xayavong教授对国立大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建设等概况做出了详细介绍,并针对老挝的经济、教育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经济方面,我们了解到老挝GDP年增长率为6.4%,比政府计划的7%有所放慢。作为老挝特色的电能源仍缺乏市场,主要卖给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而且谈及老挝街上的摩托车很多,但是没有一辆电动车时,教授表示老挝人民现在还没有自己加工生产电动车的能力,政府又不希想产生进口依赖,因此期待中国企业可以在老挝当地进行组装和生产销售。当提及中老经贸关系时,教授说老挝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农产品,老挝每年会送往中国质量检验的大米一万多吨,五十万头牛,出口的铜矿资源却越来越少。同样由于环境成本的代价,老挝禁止红木原材料的出口;教育方面,老挝为提升小学入学率,正在实施中国“合乡并镇”式的村办小学模式。现如今小学入学率为90%,每年会有8万高中生毕业,但总共升入大学的学生却只有2万多名。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老挝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流失严重,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流失却并不严重,我想这可能与政府政策和公民情怀有关吧。
考察期间,我见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外出考察,在途中中国正在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出门前还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离家路上看到各种报道似乎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充满担忧。最后,东南亚考察以行李箱里满满的口罩和头脑中难忘的经历完美落幕。
2020年2月20日